《您好!母亲大人》将温暖带进生活 在创作中找寻真善美

由曹盾、荆冲联合执导,董洁、尹昉、芦芳生领衔主演的都市家庭情感剧《您好!母亲大人》上周五及周六分别于上海橙天嘉禾影城与北京单向空间·东风店,举办线下观影交流及主创访谈活动,制作团队亲临现场与剧粉和书粉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温暖故事。

配图6.jpg

专业视角品评创作细节 每一份用心都值得尊敬

此前,在北京颐堤港举办的《您好!母亲大人》线下观影会圆满落幕,收获了现场观众许多的暖心反馈。主创团队深受鼓舞更添动力,再出发踏上播撒爱与希望的旅程。上周五,剧方团队与毒舌观影团合作,总制片人张阿瞳、原著作者不良生作为嘉宾,一同前往上海参加了《您好!母亲大人》大结局超前观剧+主创见面会的第二站。

配图4.jpg

现场提前解锁放映了剧集大结局,在观众潸然的泪光里,母子二人完成了他们相伴的一生中最后的告别。放映结束后,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现场不少观众并没有追剧,但同样被治愈又深刻的剧情感染,问道:“如此诗意又感人的作品,是抱着怎样的初衷创作出的呢?对于商业和艺术的关系,又是怎样看待与权衡的呢?”总制片人张阿瞳表示:最后两集的精炼浓度非常高,情绪氛围是在全部剧集中最为压抑低落的环节,但作品整体的气质是舒适愉快的。作为所有人都会有共鸣的母亲母爱题材影视剧,《您好!母亲大人》在创作时并没有考虑太多去迎合市场或者与市场逆行的因素,团队专注于打造一部描绘母子关系的写实作品,将心思更多花在刻画生活细节上,是期望获得更好的长期效应,无论观众在什么时间再次观看,都能收获新的感动。作品想要传达的态度,是面对生死时不必要过分悲观,将生死之外的事情看淡一点,幸福感便会更强一些,人生负担也会减轻许多。这也是为什么团队在剧中塑造了梅众这样白月光的形象,希望给丁碧云苦涩的一生,一个甜美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带给观众这样一丝精神的慰藉。

配图7.jpg

以信念和热忱 孵化真诚的作品

作为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散文改编剧作,《您好!母亲大人》制作团队怀揣着对文学的敬畏,潜心打磨作品的艺术质感,这份真诚的态度感动了一众原著粉与文学爱好者。上周六在北京单向空间·东风店举行的线下访谈活动“谨以此,献给我们的母亲”就邀请到剧集的主创团队,与观众和读者们分享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改编过程中的故事,及文字与影视等众多艺术形式所传达的精神力量。

众所周知,将散文改编成剧本的再创作过程,是相当不易的,散文中的情绪直白而汹涌,但投射在影视剧里,就需要增设完整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剧情线来烘托氛围,使其饱满。现场观众在观看片花后积极发问:“从一本书到一部剧,这整个过程当中最难的地方是什么,如果有难点的话是怎么突破的?”据编剧巩雪说,为了写出能打动观众的剧本,她需要在创作时全身心代入到主人公丁小军的身上,想象自己不是在写原著作者不良生的故事,而是她自己的故事。而原著中给她留下深刻记忆的情节早已烂熟于心,无需再翻开原著,能使她产生记忆点的就一定能打动观众。这也是促成《您好!母亲大人》影视化的最重要原因。不只是编剧,整个创作团队,都在极力去创造源于生活的真实。改编阶段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团队都在做对原著中信息点的拆解工作,大到重要的时间节点、标志性事件、小到出现过的人名、场景。当这些信息形成资料库后,大家重读原著脑海中就自然形成了画面感,基于这样的精神世界,编剧以第一视角去写自己发自内心产生的情感,这份情感就会格外真实。另一个促成剧作成型的重要原因,就是总制片人张阿瞳从豆瓣读到原作者不良生的随笔时,就毅然决定要做这部改编作品,并且坚定地去和多方协调,用一颗热爱作品的真心打动了整个创作团队。这种写实题材的作品比起市面上的影视剧可以说是能预见到的制作起来费力,而结果讨不讨好也未知。但总制片人始终坚信,在现代人高速、忙碌的生活节奏中,需要有这样一部需要耐下心来品味的,源于生活的朴实作品,给人们带来治愈的力量。所以在不懈的努力之下,汇集了这样一队真诚的制作班底,每个人都抛开市场与收益等现实和功利的计较,秉着不给自己留下遗憾的信念,去完成这样一部剧集作为对人生的献礼,让人无比动容。

配图1.jpg

配图2.jpg

本周三20点,《您好!母亲大人》于优酷全网首播,爱奇艺、腾讯视频同步播出VIP会员大结局,非会员每周三至周日20点更新1集(首更2集)。期待这段的温暖治愈的母子故事,将走向怎样的终点。






责任编辑:王婧(zh1109)